蛋白质与多肽药物结构分析网www.tofms.org

互联网 www.tofms.orgMy Blog
如需转载本站内容,请注明资料来源于: www.tofms.org
技术】【案例】质谱法肽相对比例可能失真

无论是蛋白质组学还是蛋白质药物,采用酶解后采用串联质谱批量鉴定肽段(比如数千或数万个肽段),是极为常见的手段。组学就是靠【相对比例差异】来判断【差异肽】,进而推测【候选生物标志物】。蛋白质药物中的修饰肽比例,也是采用质谱离子强度计算出相对比例,进而来判断修饰位点强弱,或目标肽主次。

那么,如果质谱离子强度不真实呢?相对比例是不是就失真了?我这里举几个例子,3个肽段都是双电荷,但是它们的同位素峰分布非常不同。质谱软件都是以肽段的单同位素峰为母离子来进行的,因此,计算相对比例时,极大概率是使用单同位素峰的离子强度。很显然,本案例中的3个肽的比例一定失真了。

比较靠谱的肽离子强度是,各同位素峰强度累加,或去卷积后的累加离子强度,肽段强度数据与软件很有关系。这样的软件才是靠谱的。具备自动化“以单同位素峰为母离子、以累计峰为肽离子强度”的软件比较少,目前用的某些转mgf的软件均不能满足这个功能。我们正在研究解决的办法,肯定得自己写软件,欢迎推荐此类软件,我试试。

对于目标肽较少时,可以采用EIC的色谱积分来代替单个峰的强度,设置合理的窗口宽度就非常关键了。有几家质谱公司的软件是可以实现这个,应该算是很不错的做法,但没法大批量处理非目标研究法(untargeted quantitation)。

XIC一般是采用最强同位素峰的强度来代替肽的强度,比单纯单同位素峰强度法要好很多,文献中很常用。

总之,相对比例就是相对比例,别当成了定量分析(质谱定量分析有很靠谱的方法,是targeted quantitation,不是大批量的,更不是untargeted quantitation的。






更多精彩文章,请关注公众号 【药网堂】

All rights reserved , visit the micromessage 药网堂 for more @ tofms_org@126.com


【wkh, 2023-10-31 17:40:12】 【责任人 wkh】 [已阅读 492 次]


Email:tofms_org@126.com 【有疑问,发邮件】


© 2008- All Rights Reserved, Powered by WKH© 20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