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需转载本站内容,请注明资料来源于: www.tofms.org
|
【技术】【讨论】pI、pH、电荷、铝佐剂、疫苗及活性 |
原液和制剂的质量标准都有pH范围,且两者或许不一致。有多少人考虑并研究过这个pH范围对生物效应的影响?我以前也没认真考虑,极近进行电荷分析时让我不得不考虑了。蛋白药物等电点一般有个范围,比如4.0~5.5,如果溶液pH6.0~7.0,那么该蛋白带负电且随pH而变化。如果药效测定方法的pH是另外的范围,电荷还将变化。一旦电荷对药效有影响,pH就很关键了。强碱性蛋白【pI>9】则总是带强正电荷,受pH影响会小点。pI6~8的蛋白药物比较麻烦点,可能出现正负电共存而沉淀或效应相互抵消,应该尽可能避免这类蛋白的开发或进行一定改造,确保在人体pH下,无沉淀或互抵现象。 【wkh, 2018-01-14 12:22:30】 【 113.96.231.120】 【责任人 wkh】 [已阅读 943 次] |
Email:tofms_org@126.com 【有疑问,发邮件】 © 2008- All Rights Reserved, Powered by WKH© 2008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