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硫键是蛋白质药物的重要特征,许多蛋白药物的功能受二硫键影响,所以,某些表达体系不合适制造二硫键丰富的蛋白质药物,因为有太多二硫键异构体。与二硫键密切相关的是自由巯基,它的天然发生机制还不是特别确切,多数可能是二硫键的附属结果,少数可能是功能需要。
含有一个自由巯基的蛋白比较多,比如HSA,就有1个。很少一部分蛋白含有2个自由巯基,比如XXGF、XXNB等,它的自由巯基是因为4个Cys形成二硫键时不完全所致【空间位阻】,此时,往往涉及到多种自由巯基位点分布的异构体,对产品质量控制有一定影响,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。
含有3个或更多自由巯基的蛋白药物是非常罕见的,人工表达蛋白时如果出现这种情况,一定是表达体系或工艺出了问题,应该改进。
如果一个蛋白有16个Cys而没有一对二硫键,这16个自由巯基在药物中一定是巨大的安全风险因子。它们一定会与体内其它含自由巯基的蛋白或自身之间发生交联反应,产生交联产物【比如偶联到HSA上,导致HSA失去应有的功能】,可能产生强大的免疫原性。如果产生复合物沉淀,那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可能是灾难性的。
在重组药物中发生过多自由巯基蛋药物时,有一种可能是工艺中被迫加入了一定量还原剂。我曾经遇到几起案例。都是大肠表达时,异构体非常复杂,企业索性主动加入DTT保持蛋白无二硫键状态,后来我劝他们放弃了这种做法,改成优化复性工艺,降低异构化程度。有一家我则根据他们现有体系建议改成了双链结构,经过详细比对研究,极终采纳了我的建议并成功报批临床申请【一类新药】。
CHO体系中,16个Cys都没有形成二硫键的话,是无法理解的结果。如果真实存在,应该是主动加入了还原剂,比如谷胱甘肽,但这样极有可能发生谷胱甘肽封闭Cys的可能,推测会较大程度改变蛋白药物性能,还可能带来严重安全风险。
总之,重组蛋白药物不应该留下较多的自由巯基。建议仔细研究表达工艺进行二硫键和自由巯基状态改善。
更多精彩文章,请关注公众号 【药网堂】
All rights reserved , visit the micromessage 药网堂 for more @ tofms_org@126.com

【wkh, 2020-06-21 00:33:50】
【 111.198.250.67】
【责任人 wkh】
[已阅读 1014 次]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