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把关人、数据把关人、提交资料把关人,极其重要,任何一个环节没人把关或把关不到位,都可能带来难以预料的不良后果。
这么多年,遇到很多出问题的,有些是采用的方法错了或者不合适,有些是数据(及图谱)错了或假结果(特别常见),有些资料误导读者或没有清晰表达预期含义。企业一定要好好看CRO的图谱和解析(没解析的CRO,你别找他们),如果你难以把握,找行家帮你把关(可能需要专家费)。
案例特别多,举几个案例。
【案例1】某药物委托某南方研究机构做安评,出现多个动物死亡,在药审会上企业和专家才知道这些数据。安评负责人解释说:春节期间空调停电了!
【案例2】某药委托某南方知名CRO做结构确证,数据明显与预期不一致(偏高明显),CRO没有解释,企业信以为真也没有进行处置,一直到我做发补研究才发现这个错误并纠正。
【案例3】某重组非糖修饰蛋白药物委托某北方知名机构测分子量,除了主峰,还出现一堆疑似氧化或糖化或脱水或脱氨或脱羧或降解等峰簇,我把图分发给我徒弟们,大家解析结果高度一致:那些峰是假的,是数据处理时软件参数设置错误!此类情况十分常见。
【案例4】某南方知名CRO出具等电聚焦报告中,图谱常常漂亮得难以置信:总是单峰,包括非抗体糖蛋白都如此,多个药企也觉得奇怪,要我们复核,结果我们发现有多个峰,有的主峰还不单一。为了做出跟南方那个CRO一样的单峰,我们加入了不同浓度的尿素变性,极后发现那个CRO采用的是6M尿素变性,通过企业去沟通,证实了这一点。这个例子是个有技术含量的情况,企业未必能敏锐的发现并纠正,所以,CRO,你别那么商业,多一点学术吧。
更多精彩文章,请关注公众号 【药网堂】
All rights reserved , visit the micromessage 药网堂 for more @ tofms_org@126.com

【wkh, 2018-10-11 13:19:52】
【 123.151.77.123】
【责任人 wkh】
[已阅读 1446 次]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