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需要声明的是,只要是软件,就会有bugs,不同的使用者会有不同的发现,有人在意,有人不在意。
质谱软件基本上都有bugs,以后慢慢说。
这里说几个很要命的bugs,给数据分析带来了不小麻烦。
去卷积,是蛋白质分子量测定极其关键的一环,算法有多个,但应该有评价机制,但EMR的PD没有。假阳性,是个麻烦事。
峰分叉,与多个因素有关,设定分辨率多少才是真峰?难以把握。EMR峰型函数是什么?能完全对称吗?centroid峰可靠度是多少?它的高度跟原峰面积是什么关系?为什么sliding模式不给出连续谱?
对于肉眼很容易判断的2组峰簇,软件常搞出假峰,难道不识别profile?这个太要命了,需要人为干预才能获得正确分子量。
QE系列采集软件为什么总是有一堆0强度峰?这会增加不少假阳性,一定要剔除这个bug。因为我们的后处理需要进行各种比例统计,原始强度的可靠性很重要。RTINSECONDS线性不好倒也无妨,但是跟UV的RT对应关系究竟如何转换?
标峰,一直是质谱软件既关键又容易出错,这里的算法真是太需要改进了【所有公司都存在这个问题】
更多精彩文章,请关注公众号 【药网堂】
All rights reserved , visit the micromessage 药网堂 for more @ tofms_org@126.com

【wkh, 2017-12-20 08:13:44】
【责任人 wkh】
[已阅读 873 次]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