蛋白质与多肽药物结构分析网www.tofms.org

互联网 www.tofms.orgMy Blog
如需转载本站内容,请注明资料来源于: www.tofms.org
技术】【小经验】ELISA检测方法注意事项

我们开发原创型诊断试剂有些年头,做过一些探索性研究。从极早期非常糟糕的重复性,到后来任意学生经过培训都能很轻松合格,积累了一点点小经验,肯定比那些长期做免疫分析的团队要逊色,权当我们班门弄斧吧,仅供参考。

1 免疫抗原一定要合适,这是第一步核心。该偶联者要偶联,而且我们更希望是EDC偶联,我们从不使用戊二醛交联法(传统上是这个)。偶联过程的质控特别关键,包括buffer等,我们都是UV和电泳来监测偶联比和偶联率(可参见我们发的论文)。

2 动物免疫貌似大家都是行家,方法多,我们采用的是传统长周期免疫法。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同步进行。做药物检测者,极好别买商业产品【除非被证明是靠谱的,但实际上,太多市售抗体可能不合适你的研究】。我们购买的小鼠的体重一般是18g~22g,没发现体重对我们的抗体有多大影响。

3 抗体保护剂特别关键。许多ELISA检测的RSD太高者,很大原因是抗体活性没稳定【实际是空间结构变化了以及吸附导致抗原严重丢失】。

4 包板相关技术是典型的“细节决定成败”,从选搬到洗板等等,有许多注意事项,而且与具体检测体系有关。夹心法干扰少,假阳性低,但是相对容易出现波动,主要是抗原表位与2个抗体之间的配合有关系。配对研究有时候需要一年甚至不成功。间接法做起来相对容易得多,精密度也很容易达到要求,但是,假阳性会比较高,尤其是多抗检测时。抗原与NC和PC均不要有交叉。抗原与系统更不能有交叉,比如BSA,否则,运气真的差,必须大幅度改方法。

5 与发光检测不同,ELISA对检测仪器要求不高,也没发现不同仪器有明显差异。但是,OD值质控是必须的。我一般不采用OD<0.1,极低也是0.08。极高线性OD值与仪器有关,应调整到1.5以下极好1.2以下,否则,动态范围会出问题。曾看到有人给的OD居然在3以上,很怀疑是不是满足线性要求。不同的抗体滴度差异大,稀释效应不能忽视。稀释抗原也是如此。

6 抗原与抗体相互作用动力学虽然不尽相同,但多数是反S型,所以,取线性区域的数据是极理想的,这样无论是x~y 曲线还是logx~logy 曲折,结果都没有明显差异。如果线性区的线性关系不太好,log曲线法会显著改善RSD,小于20%是底线,一般能达到RSD<10%。动态范围因此而确定,而且质控品【Q1,Q2】应该尽可能居两端附近。

7 一个免疫抗原会有许多抗体产生,细胞株不同,抗体也不同。know-how谁也不会公开,唯有好好下功夫,耐心筛选,这可以好不夸张的说是个浩大的工程。相比之下,免疫血清天生就不那么容易重复,但是,要尽量做好质控,理论上,越严格越好,实际上要根据项目特点适可而止。



更多精彩文章,请关注公众号 【药网堂】

All rights reserved , visit the micromessage 药网堂 for more @ tofms_org@126.com


【wkh, 2019-09-27 17:22:53】 【责任人 wkh】 [已阅读 788 次]


Email:tofms_org@126.com 【有疑问,发邮件】


© 2008- All Rights Reserved, Powered by WKH© 20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