蛋白质与多肽药物结构分析网www.tofms.org

互联网 www.tofms.orgMy Blog
如需转载本站内容,请注明资料来源于: www.tofms.org
技术】【分享】原液电导率与颗粒电荷不能相互替代

【分享】原液电导率与颗粒电荷不能相互替代

VLP型疫苗的特性与除颗粒大小有关外,颗粒表面性能也很关键,直接决定了与佐剂吸附和脱附的性能,严重影响疫苗的有效性甚至安全性能。

颗粒表面极核心的构成是电荷分布与疏水分布,电荷来自表面的碱性氨基酸【如KRH】和酸性氨基酸【如DE】,疏水性则来自表面的疏水氨基酸【如FWVLAG等】,只有很少一部分凸起蛋白链【如新冠病毒S蛋白壳外部分】可以形成二级结构而产生额外的电荷的静电作用与疏水作用。

表面电荷是颗粒关键指标之一,一般可以用zeta电位来表示。负电荷颗粒只能与正电荷佐剂吸附,反之亦然。比如,常用的铝佐剂就有两类,可以配合不同的颗粒表面电荷。表面电荷与溶液pH值有一定关系,极主要是氨基酸的两性特性决定的。二级结构有时候也受pH影响但在一定范围内影响较小。

电导率是溶液的导电性能,与离子类型、浓度【离子强度】密切相关,带电颗粒也有贡献,但是与摩尔浓度大数百倍甚至上千倍的无机盐【如PBS】相比,其贡献非常小,甚至可以忽略。所以,电导率对疫苗原液是重要的,但是并不反映颗粒电荷,不能以电导率代替表面电荷。

现在大家比较困惑的是,Zeta电位测定结果常常有点怪异,同样的样品zeta电位波动范围太大,有时候测出来是正电荷,有时候却是负电荷,其原因还是方法没有优化好,不同厂家的仪器也不一致。所以,有必要建立通用的、广普的、高重复性的表面电荷测定方法和标准。



更多精彩文章,请关注公众号 【药网堂】

All rights reserved , visit the micromessage 药网堂 for more @ tofms_org@126.com


【wkh, 2021-02-22 20:02:15】 【责任人 wkh】 [已阅读 875 次]


Email:tofms_org@126.com 【有疑问,发邮件】


© 2008- All Rights Reserved, Powered by WKH© 20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