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多肽构效关系研究时,常采用Ala扫描法,其中主要原因是它对结构改变较明显,有利于观察活性的改变。蛋白也可以进行点突变,对活性的影响较复杂,有些突变无影响,有些突变影响巨大,关键看突变点在哪里以及突变前后的氨基酸差异。
我在本站上曾举了几个单点突变致蛋白功能巨变的案例.大家可以查看一下。新冠病毒又有2个单点突变的好案例,其一是被认为大幅度提高感染力的D614G,位点在关键区域,D与G差异大,对局部结构影响非常大。其二是导致英国新冠大流行的N501Y,N与Y结构差异显著。
所以,如果你期待大幅度改变活性,你可以在表位上进行大差异点突变。如果你不期待活性大幅度改变而只是去掉一些【被假定没基本没用或者很麻烦】的结构,比如想避免自由巯基相关的麻烦事,你可以用与Cys极接近的Ser来突变自由巯基位点。
又比如FC糖基化修饰对一些抗体或融合蛋白可能被认为没有明显意义,你也可以突变掉糖位点N297【实质做的人很少,因为该位点糖修饰也不是完全无用,对蛋白传输或远程亲和力有可能有影响,稳定性也可能受影响,而且风险未知】,但是也要突变成与N极接近的氨基酸如Q或D。如果想当然突变成G或A,后果真难以预料(很可能有安全风险)。
更多精彩文章,请关注公众号 【药网堂】
All rights reserved , visit the micromessage 药网堂 for more @ tofms_org@126.com

【wkh, 2020-12-31 12:59:45】
【责任人 wkh】
[已阅读 623 次]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