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悦枚同学是安徽医科大学2015级研究生,山东荷泽人。她是我亲自去合肥面试的。从面试那天开始到现在,我见证了她的成长与辛苦。她本科所学专业知识与她的研究生课题内容,以及我们实验室对药物评价研究的高标准之间,几乎就是一道巨大的鸿沟。两年来,她特别刻苦、特别用心、特别有恒心、特别有决心的在翻越这道鸿沟。根据我们的打卡记录统计,刘悦枚同学每年比别人多工作120多天。
糖蛋白药物是十分复杂的,目前,糖蛋白药物质量控制还较粗浅。刘悦枚同学专注于复杂糖蛋白的结构研究,经历了许多痛苦,不知道流过多少泪水,终于取得了一些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结果。比如说,以前大家只关注糖基化糖,刘悦枚同学的研究结果表明,一定还要关注糖化糖,而且糖化糖也要保持批间一致性,也要与原研一致,否则可能导致临床失败。CHO细胞培养过程,不能仅仅是光密度生长曲线以及蛋白含量生长曲线了,现在还要第三种生长曲线,也就是糖修饰生长曲线。这些例子是刘悦枚同学对药物评价研究的重要贡献。
要取得一定成绩,除了汗水和泪水,还需要灵气。刘悦枚同学就有这样的灵气。这体现在她的理解力、创造力、执行力和表现力等方面。比如说,在我们的药物评价过程中,特别在乎样品的精准性,因此,常常需要严格的样品纯化或拆分。刘悦枚同学能在1个月内完成药企需要半年以上才能完成的拆链工作!这样,保证了我们的数据质量,节约了企业大量时间和经费,她的工作价值十分显著。
当然,生物药研究的路很长很长,仅仅靠研究生期间的学习,还远远不够,还有许许多多不足和遗憾。期待刘悦枚同学再接再厉,不断进步。
请各位专家和老师批评指正。
更多精彩文章,请关注公众号 【药网堂】
All rights reserved , visit the micromessage 药网堂 for more @ tofms_org@126.com

【wkh, 2018-05-18 08:27:33】
【责任人 wkh】
[已阅读 927 次]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