蛋白质与多肽药物结构分析网www.tofms.org

互联网 www.tofms.orgMy Blog
如需转载本站内容,请注明资料来源于: www.tofms.org
要闻】【药闻】新冠用药,我的八个观点,敬请指正

【1】凡是只能治疗轻症的药物,基本就是没多大用的药,因为这些病例【自愈率】非常高,不治而愈是常见的事。即使有常见症状,也可以用老药对症治疗,不需要开发专门的新药。

【2】阻止重症化的药物是非常需要的,但此类药物是不是真的有此效果,一定需要良好的【对照】研究,尤其一定要区分【基础病】患者的转重率。现有临床结果显示,没有基础病,基本难转重。

【3】我不太相信存在既【抗病毒】又【对症治疗】的【双功能】药物。前者应该是抑制病毒复制以阻止病毒继续损害机体,后者是把已损害的机体的功能进行修复,两者机制全然不同,皆而有之的【神药】只在天上有吧。

【4】预防和阻止【炎症风暴】是重症救治的关键举措之一,期待全球着眼此类药物开发。目前一些炒作热闹的明星药物貌似还不是这个功能,据说日本有这个药,但是不是真的?某中药大师说,中药成分上千个,同时作用几千个靶点,所以效果很神奇,臣不以为然。

【5】重组中和抗体药物目前不太火,一个原因是难度大、周期长、进展慢,很难快速完成非临床研究,应该是难以满足人们在疫情期间对它的期待。另外,此药功能上跟疫苗略有重叠,但不适合普通人群的预防,所以陷入了冷宫,从科学研究角度,我鼓励有志之士深度研究此类药物。

【6】新冠疫苗,是真正【人民的希望】,我国表现突出,进展迅速,是中国的光荣。目前两条技术路线已进入临床,重组蛋白、mRNA、减毒疫苗一直在顽强奋斗,进展良好,我很期待它们。当然,我们必须强调,疫苗开发是长期的,一定需要长期积累,药企们要投大量人力物力做好平台技术的研发,有备而无患,急需即用,方为正道。

【7】跳过动物试验直接进行临床试验,未知风险太大,本人不赞同。平台技术只能解决平台本身的风险问题,目标药物对人体的安全风险必须单独谨慎评估,不能简单以平台知识替代。医科院秦川的动物模型应该是国际领先的,一批国内疫苗的动物试验结果不是4月中下旬出来吗?上述3条线路的药物能否如期在4月底进入临床,拭目以待。

【8】应急条件下的药物开发,毫无疑问带有【应急】的特征,关键是要找准【真正的急是什么、在哪里】,不能【慌乱而急】【为急而急】【病急乱投医】。人民的生命安全才是第一位的,任何情况下,药物研究的科学性是必须保持的底线,一些难以在临床前解决的科学难题应该果断适时开启临床研究,所谓【大胆临床,谨慎临床】。



更多精彩文章,请关注公众号 【药网堂】

All rights reserved , visit the micromessage 药网堂 for more @ tofms_org@126.com


【wkh, 2020-04-19 07:49:18】 【责任人 wkh】 [已阅读 704 次]


Email:tofms_org@126.com 【有疑问,发邮件】


© 2008- All Rights Reserved, Powered by WKH© 20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