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物类似药报批,企业自己要做几批,原研药做几批?前2年CDE发布“原研3批论”,引起广泛讨论。其一是,购买原研不容易,经费需求巨大,到底值不值?去年,CDE进行了改良,没有定死几批,由企业自行决定。
今年我们接受了某药企【外企】的抗体药物结构研究任务,企业自制5批,美国原研3批,欧洲原研3批,国产3批,四类样本共14批。这么多批次,是我们第一次。鉴于该企业如此严谨的研究思想,我们也进行了极完整的方案设计和实验研究,由于许多实验时间跨度较大,要做到高度一致性,将是很不容易的。另外数据量巨大,解析复杂,表格和图谱编制也有很多难度。我们项目团队进行了合理分工,互相配合,共同解决各种大小不等的疑难,终于比较圆满完成了该项目。
在技术上,我们不断改进和更新,力争达到国际同类先进水平。比如修饰分析,除了从修饰类型,修饰比例,修饰位点进行了2种解析,我们还第一次对每个位点的修饰率进行了多种统计分析和比较,对每个位点的msms图进行了核对,约300张串联质谱图。为了进行深度一致性分析,我们首先对每类样本进行了样本内比较,然后对14批样本进行全比较。结果表明,企业自制样本和美国样本的批间一致性非常好,欧洲样本也不错,而国产样本批间有点差异,个别批次差异较明显。
质量控制是药企的生命,不仅报批用药要严格质控,生产上市后更要严把质量关。
更多精彩文章,请关注公众号 【药网堂】
All rights reserved , visit the micromessage 药网堂 for more @ tofms_org@126.com

【wkh, 2017-10-01 08:25:54】
【责任人 wkh】
[已阅读 1057 次]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