蛋白质与多肽药物结构分析网www.tofms.org

互联网 www.tofms.org】 【】 【My Blog
如需转载本站内容,请注明资料来源于: www.tofms.org
项目进展】【原创】PEG脱落值得深入研究

【原创】PEG脱落值得深入研究

PEG修饰类长效蛋白质药物已经有了20多年,曾经有一段时间成为了长效化的极主要手段,PEG化接头也不断更新。总体上,安全性和有效性还不错,但质量控制时常出现疑难点,比如有些修饰蛋白是多位点或多修饰,基于蛋白层次的异构体拆分需要较高技巧,而以肽段水平的PEG研究实在是太勉强,某国外某药物的PEG蛋白的质控,居然需要独特的、专用的软件才行,太缺乏通用性。后来,有文献报告了PEG脱落后的累积效应,导致了许多不良事件,于是,其它长效化方法逐步替代了PEG法,比如FC融合法、HSA融合法甚至基因优化、位点突变等等。遗憾的是,虽然观察到了PEG脱落的不良事件,但很少有专门研究PEG脱落的报道。

10多年来,我们做了大量的PEG蛋白的结构确证和质量研究,包括定点修饰和非定点修饰的品种。不同的药物、不同的PEG、不同的接头,对应极终药物的影响各不相同,PEG脱落情况也是各有特点,多数脱落较小,但也有脱落很明显的,甚至在检测分析过程中就出现明显脱落的。极近,我们就遇到一例,于是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、

【1】影响因素考察

pH:2,4,6,8,12; 
温度:4,37,56; 
时间:0.5,1,4,6,8,过夜,48小时 
反应试剂:DTT,TCEP

上述考察所得产物,同步银染和碘染,部分样品采集MALDI-TOF质谱,分别观察PEG脱落和水解、无PEG蛋白降解和聚合等核心指标。

【2】主要结果

酸性介质下,PEG基本不脱落;碱性介质下,脱落明显;碱性越高,脱落越显著,甚至全脱落。 
4℃脱落很少,基本可忽略;37℃脱落率低于2%左右; 56℃很快脱落,半小时即明显脱落。 
在pH和温度导致脱落时,时间越长,脱落越显著; 
抛开温度和pH的影响,反应试剂DTT和TCEP未见明显独立影响; 
PEG脱落后,非PEG蛋白常见聚合与降解发生,是蛋白先降解或聚合导致PEG脱落、还是PEG先脱落然后导致蛋白聚合与降解、或者是交互发生、互相促进?目前还在继续研究中。

【3】PEG脱落对质量研究的影响

不能采用常规的DTT还原体系; 
不能采用常规的T酶切体系; 
肽图实验方法需要重新研究,不能导致PEG脱落,不能参考药典进行; 
其它许多结构确证研究也要避免PEG脱落,分子量数据特别关键; 
可以通过合理设计脱落实验方法,研究PEG修饰位点,这是我们本次研究的新思路,对应多位点、多修饰应该是个不错的选项。

【4】PEG脱落可能的原因分析与建议

PEG接头有很多种,比如图1,各有特点,反应性和稳定性均有差异。不同的蛋白可以采用不同的接头,但极好不要用【可逆性接头】,推荐使用【定点型接头】。个人认为,PEG接头的结构是与脱落极密切相关的核心因素。此外,蛋白的空间结构和修饰结构(如糖蛋白)与非定点型PEG修饰的优势位点关系较大,建议进行相关【构-效关系】研究,选择极恰当的PEG接头和极优势、极低害的被修饰位点。


图1 几种PEG化接头的结构示意


总之,PEG化长效蛋白药物被证明是有效的和基本安全的,不同的蛋白需要不同的PEG修饰(接头、数量、位点),可获得不同的半衰期和质量可控性。在某些情况下,PEG脱落是个严重的问题,需要深入研究脱落影响因素,获得在常规质控研究中基本不发生脱落的极佳方案。如果能改用FC融合或HSA融合,极好谨慎采用PEG化。




更多精彩文章,请关注公众号 【药网堂】

All rights reserved , visit the micromessage 药网堂 for more @ tofms_org@126.com


【wkh, 2018-11-16 13:52:40】 【责任人 wkh】 [已阅读 1519 次]


Email:tofms_org@126.com 【有疑问,发邮件】


© 2008- All Rights Reserved, Powered by WKH© 20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