某大肠表达蛋白含有14个Cys,尤其含有2个CysCys和2个CysGlyCys这种极难解析二硫键的Cys分布。理论上,可以采用【氰基衍生法】断开每一个Cys,但实际上做不到每次打开一对二硫键,而且产物太复杂,无法分离足够纯度的中间体。部分还原分步烷基化标记串联质谱法,产物太复杂,不可能直接对蛋白进行分析,串联质谱碎片无法有效识别成对二硫键位点。酸水解法不仅需要巨大的实验条件探索,而且子肽识别的假阳性高,除非特殊结构的蛋白,一般不用此法。
为了解析此蛋白的二硫键,我们对可能有用的二硫键解析方案进行了探索,设计了三套方法数十种实验条件,终于优化到把双链结构高效率转变为单链结构的实验方法,实现了极关键的一步。然后,收集了完全单链的组分。再采用多种还原烷基化酶解策略,采集了多套成对的串联质谱数据,获得了此蛋白二硫键解析的核心质谱数据。
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,发现二硫键模式较多,链间二硫键与链内二硫键常常混杂在一种模式中。为此,我们研究了一套复杂但比较完善的数据解析方案,通过链间比较、链内比较、交叉比较进行互相验证,对二硫键模式进行了归宿分析,然后再计算各二硫键的相对比例,研究方法间一致性,进一步筛选优化和去伪存真,极后进行综合解析,得到了极主要链间二硫键、主要链间二硫键和主要链内二硫键,共64组二硫键,充分说明此蛋白二硫键确实极其复杂。
本项研究前后费时8个月,实验与解析交叉进行,不断完善和补充,其中,实验累计3个多月,数据解析2个多月,编写报告约2个月!不含电子版附表的检测报告长达100页,首次在报告中同时给出了技术路线和数据解析路线,首次在结论部分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二硫键方法原理比较分析。
这个案例提示,对于超过6个Cys的双链蛋白【单链蛋白也类似】,一定要特别谨慎采用大肠表达体系,因为其复性工艺真的很难约束二硫键形成,从而导致大量二硫键异构体,对产品批间一致性和稳定性造成较大难度。如果重组融合蛋白,极好选择目标蛋白和载体蛋白的二硫键相互不干扰的体系【但实际上很难】,而且推荐选择真核表达体系。
更多精彩文章,请关注公众号 【药网堂】
All rights reserved , visit the micromessage 药网堂 for more @ tofms_org@126.com

【wkh, 2020-10-08 07:48:26】
【责任人 wkh】
[已阅读 846 次]
|